主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改革论坛 > 2016年中国改革论坛

刘万玲:开展结构性去产能 别搞“一刀切”

时间:2021-07-24 01:03

       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2016中国改革论坛”于12月4日在北京举行。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刘万玲出席并演讲。他建议要开展结构性去产能。河北钢铁产品多达1万多种,有的供不应求,有的是供大于求,有的产品技术含量高,有的质量低劣。所以在去产能当中应该区别不同的品种,现在搞“一刀切”,确实问题不少,应该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情况,鼓励中高端产品效益好、适销对路的产品适时增加产量,削减供大于求低端的产品产能。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我准备了四个题,根据时间关系,我重点讲前两个题,后面点一下题就可以了。
       去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其中由于钢铁煤炭为重点,河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钢铁产量约占全国的1/4,业内素有全国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的说法,河北的去产能是一个重点省份,这也是选我们发言的一个条件。
       第一,河北省去产能主要进展。河北省钢铁产业历史悠久,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20年拍浪式高速发展,使河北钢铁产业从年产不足千万吨(1994年791万吨)发展到现在年产2亿吨左右的钢铁大省,有效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在不断集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困扰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河北省炼钢能力2.85亿吨,生铁产能1.45吨,生铁产能利用率为61.05%,钢铁产能是2.83亿吨,粗钢产量是1.88亿吨,粗钢产能利用率是66.43%。全国粗钢产量是12亿吨,粗钢产量8.06亿吨,产能利用率是61.17%,河北省粗钢的产能占全国23.6%,产能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央对“去产能”高度重视,河北省提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强烈实施了“6643”工程,也叫“6643”计划,河北省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600万吨玻璃。
       坚定不移的去产能。“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压减钢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016万吨,今年1-10月份,河北省压减炼铁产能1589万吨,炼钢产能1405万吨,分别占国家下达任务的152.9和127.3%,退出美方54处,产能1400万吨,分别占今年国家下达任务的108%和107%,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去产能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效果。去产能做法我不再细讲,一个是叫率先化解过剩产能。河北省从2011年开始做,2013年又搞了一个“6643”计划,和国家签订了。2014年经国家批准河北省钢铁产业调整方案以后,又进行了压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第二,全面开展去产能的攻坚战,强化目标责任,强化依法监管和行政问责措施,对2013到2015年列入压减计划的21家企业,封停的的21座高炉,19座转炉,逐个进行检查,均未发现复产的情况。并且在落后产能基本淘汰的情况下,率先提高了高炉、转炉的淘汰标准,对能耗、电耗不达标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对污染物超标或者超总量排放的企业征收惩罚性排污费。2016年开展了两次化解过剩产能的集中行动,一共关停拆除高炉转炉各9座,钢铁产能462万吨,炼铁产能546万吨。
       第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搞企业重组,国有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还将32家民营企业和钢铁企业整合为5家,同时实行了钢铁经停化战略,钢铁用钢、汽车用钢、造船用钢高端产品成为企业利润重要增长点,高附加值钢材比例增长40%。
       第四,不断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目前河北境外在建和筹建的钢铁产能一共是895万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河北去产能力度很大,但是生铁和粗钢产量不大,产能提了很大,成绩很大,但是产量不大,从2011年到2015年基本维持在1.6到1.9亿吨之间。特别今年1-9月份,钢材品种价格最低点普遍上涨了20%以上,有的品种超过四成,有的还高,受价格上涨影响,河北省钢铁产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我们是这样分析的,认为这个事一方面说明河北钢铁产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河北因为早,基础比较好,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有市场需求。另外一个方面,产能和产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产能是指生产能力,是潜在的产量,产量是实际的产出。所以这种情况说明河北省原有的产蒙存量比较大,去产能尚未伤筋动骨,产能利用率还没有达到饱和。所以,价格上涨使部分产能有可能增加产量,我们分析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
       第二个问题,去产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几个方面。
       一是去产能任务重,河北省钢铁产能约占全国的1/4,“十三五”期间将要承担全国1/3的压减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意见,“十三五”期间全国要压减粗钢1-1.5亿吨,退出煤炭产量是5亿左右,减量重组5亿左右。同期,河北省要供需压减炼铁产能4985万吨,炼铁是4913万吨,水泥、平板玻璃产能也将控制在2亿吨和2亿吨左右。今后五年还要退出煤矿123处,产能是5101万吨,退出的矿点和产能数分别占河北现有总数的62%和42%,这个比例在全国是很高的,压减任务非常艰巨。而且目前我们压减任务主要是靠政府下达任务的方式,压减的难度很大,现在特别是一些民营钢铁企业,绝大部分仍然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在建设手续合法、符合国家产业、环保、能耗等政策标准的情况下,要求企业拆除设备、停止生产,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产权上都有一定的制度障碍,如果得不到补偿,投资人和各方抵触情绪比较大,所以去产能面临的困难特别大。
       另外,没有对资产损失奖补,设备拆除严重,难以有效让企业主动去产能积极性。特别钢铁企业在节能环保上投入很大,加大了拆除成本和压减的难度。所以,地方财税压力大。目前去产能和市场需求低迷,正在形成叠加效应,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形成明显的下行压力。河北省根据“6643”计划,需要压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到2017年底。初步测算减少财政收入557亿元,有些县市钢铁产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高到1/3,所以损失更是难以承受。由于现在新旧功能处于转化时期,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钢铁产业的收入、税收突降,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弱化政府对化解过剩产能予以补偿和支持的能力。
       四是企业职工安置难。钢铁煤炭企业都是地方GDP的来源,承担了大量吸收就业的重要职能,所以随着去产能深入,一大批企业将关停缩小生产规模,如果无法妥善安置,就可能形成较大的下岗失业潮。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去产能涉及职工30万人,同时钢铁煤炭涉及到上下游从业者,对就业压力明显的冲击较大。
       五是债务风险高。当前产能过剩行业中,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占比比较高,企业负债水平处于高位,偿还压力比较大。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倒闭,将营造信用风险,对金融市场造成动荡。2015年全国钢铁煤炭资产负债率分别在54%和67%,均处于历史的最高水平。河北省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部分股份制民营钢铁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涉及投资人、村集体、实体农民多方利益,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高炉配套设施拆掉了,但是高炉没有拆,我就问,为什么不拆?是不是等着有机会恢复,他说恢复绝对不可能了,就是高炉涉及到银行、村集体、农民,一共这么多钱,谁拆了,谁拿这部分钱。有这个问题。
       “僵尸企业”除清难,河北省钢铁产业“僵尸企业”11家,共涉及钢铁产能1367万吨,炼钢是1355万吨,负债2510亿元,在岗职工1.36万人,而且现在除清比较难,兼并重组难,法院立案难、债务解决难、政府下决心难。后面还有两个问题,我再说两点。一是处理好五个关系,我就说最后一个。处理好去产能和保供给的关系。
       最近,随着市场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个别地区和电力钢铁企业供应出现偏紧情况,煤价出现了过快上涨,煤炭价格上涨与去产能存在直接关系,去产能是去的落后产能、削减的低端产品,所以减少了市场的供给。但是提高了供给的质量,这样对价格上涨起了很强助推作用。另外受冬季影响,煤炭需求明显增加,也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价格上涨对去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价格上升、企业效益好转,一些落后的产能也会趁机复产。所以我们要把握“去产能”的结构,警惕过度“去产能”导致供需失衡,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
       最后简单说两句。我们层面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有几点:一是应该允许河北扩大奖补资金试用范围,因为设备投入大的很,钱给那么一些,推不动。二是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三是加快完善化解产能的政策法规体系,从国家层面从产能利用效率、排放标准、土地、环保、节能等层面,从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向依靠法律手段治理,建立常态化的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市场需求“去产能”。刚才刘院长也讲到要公平。这里面有两点:一是要改现在按照产能的规模,按比例去产能,现在是按照规模、按比例去,不管好和坏,不管先进和落后,应该按照装备水平去产能,不能搞地区平衡,为什么?在河北调研发现这个问题,这里在搞去产能,外省买设备,又在上产能,这不公平。
       二是要开展结构性去产能。我们钢铁产品多达1万多种,有的供不应求,有的是供大于求,有的产品技术含量高,有的质量低劣。所以我们在去产能当中应该区别不同的品种,比如装备制造,这种材料现在转型,调整结构,应该是发展,但是因为去了,调整产业结构就没有办法调了。所以我们现在搞“一刀切”,确实问题不少。所以,应该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情况,鼓励中高端产品效益好、适销对路的产品适时增加产量,削减供大于求低端的产品产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