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前段时间全国人大财经委听取了国务院七个部门关于经济形势的汇报,总的感觉是今年年初经济开局不是很有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债务、金融的压力不断增大。一季度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适度扩大总需求,克服外需低迷、内需不振、经济下行的重重困难,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需求开始趋稳,结构不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预期有所改善,年初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完成。
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稳”。经济下行的趋势缓中趋稳。GDP增长连续三个季度6.7%;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比上半年略有回升;CPI上涨2.0%;以美元计价的外贸进出口下降7.8%,比上半年收窄1.2个百分点。几个先行指标也有所改善。PPI结束了54个月的下降态势,9月上涨0.1%;1-9月用电量增加4.5%,9月增6.9%;货运量增长3.5%;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4%。
“稳”的同时也有“难”。困难与挑战不容低估,对此要保持头脑清醒。一是稳增长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外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曲折缓慢,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低迷,美国一、二季度GDP仅增0.8%和1.4%,欧元区二季度增长1.6%,日本增长0.7%;国际贸易增长1.7%,连续五年低于全球增速,比2008-2015年平均增速低1.4个百分点;联合国贸发组织预计,今年跨国投资下降10-15%。所以,近期外需难以改善。消费方面,随着经济持续下行,近年居民收入增速持续放缓,特别是2016年一季度开始低于经济增速,前三季度实际增长6.3%,也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各地普遍放慢上调最低工资步伐,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居民消费信心和能力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投资方面,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新增贷款主要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两大板块投资增长贡献率为54.5%,还是旧动能。民间投资增速长期高于总固定资产投资,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23.1%、18.1%、10.1%。2016年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开始低于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月只增长2.5%,比1-6月又下滑了0.3个百分点,6月、7月出现负增长。民间投资中45%是制造业投资,30%左右是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又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1.4%,如果增速持续下降,必将严重影响增长。考虑到地方财政困难和各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增速将出现放缓,有效投资不足的局面难以改观。
二是经济平衡发展难。产业分化、地区分化严重,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能源产业集中地区转型慢、压力大。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中,11个行业投资负增长;全国10个省工业投资负增长,其中,辽宁1-8月投资增长-68.9%,带动东北版块下降30%以上。除东北板块,西北省份除宁夏外投资均负增长,辽、黑、晋、陕四省财政负增长。我国经济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局面在可预期的未来还难以改变。
三是财政平衡难。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9%,但由于营改增政策减税效应等,全国财政增速前高后低,1-5月平均增长8.3%,6-9月平均增长2.8%。9月份中央税收增长2.9%,地方税收下降5%。与此同时,民生、救灾、脱贫攻坚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1-9月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12.5%。
二、关于民间投资下行问题
在工业、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分别占79.2%和87%,目前增长乏力。民营企业是最有生机活力的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任务说起来很复杂,但实质就是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完成五大任务靠什么?靠市场、靠创新、靠竞争。今年民间投资下行,一度出现负增长,让大家坐不住,民间投资为什么会下降?
首先,民间投资具有顺周期特征。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传统行业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报低,民营企业对跨周期进行中长期投资的信心走弱,PPI连续54个月负增长,长达4年半,这与民间投资下行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在制造业中,民间投资占87%。今年1-8月制造业投资仅增长2.8%,主要原因也在于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
其次,近一年来,政府出台大量稳增长政策带动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高增长(今年上半年19%左右),但带动的主要是国有经济,民间投资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导致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产生了“挤出效应”。
第三,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挤压下,金融机构效益、风险偏好下降,安全偏好上升,银行信贷更倾向于国有经济部门,民营企业获得信贷支出的难度增加。一些民企反映,一些银行对民企贷款审批周期长、环节多、担保要求严,对产能过剩行业中的民企抽贷、断贷“一刀切”。国开行、国发行专项建设基金项目需要政府回购或担保,民企很难获得基金支持。
第四,受市场准入限制多、改革服务领域开放度仍不够等因素制约,民企面临“没有意愿投,没有能力投,没有地方投”的困境。
最后,今年以来,民间投资骤然下降还与去年底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和不断增强的贬值预期有关,加上我国在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使一些民营企业加重了对资本财富的避险和营利需求。民企大幅增加全球资产配置力度,1-9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342美元,使本已低迷的民间投资雪上加霜。
民营企业的希望在哪里?随着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社会预期出现改善的迹象,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措施,包括促进民间投资政策、降息降准、降税清费、创新融资模式、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等,民间投资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机制都有所改善。8月投资增速也开始企稳,PPI的由负转正、PPP项目的大规模开展,对提振民间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未来民间投资继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已减小。除上述因素外,重点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促进民间投资逐步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制度要素的供给,是培育新动能,要提供一个不同投资主体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为民间资本创造更好的投资空间。
一是抓紧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特别是私有产权,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及各种无形财产权。中央正在制定相关规定,重申两个毫不动摇,重申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人大也要制订相关法律,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
二是尽快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一切行政性垄断,传统的垄断行业,包括管道运输、能源建设、资源勘探开发、石油炼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以及新兴服务业都应加快开放。自然垄断领域的特许经营也应引入竞争,提高效率。
三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各类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对那些长期停产半停产、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要加快破产、重组、市场出清,要打开大门,欢迎社会资本参股,甚至控股。对竞争性领域的国企,不能再给各类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经营者集中要经过公平竞争和反垄断审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