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革热度指数的探索(七)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提出和稳步推进,令中国改革不断进入新境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4月17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这样告诉记者。
如何持续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成效,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为此,中央深改委会议多次强调改革评估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提出“评估是推进改革落实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各领域的全面评估。”不少地方也积极探索改革评估的实践。
改革评估只为推进改革
记者调查发现,第三方评估从国内外实施“第三方评估”的经验来看,所谓的“第三方”通常是区别于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并与二者均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评估机构或者研究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评估结果公正的起点,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业性、权威性是保证评估结果公正的基础。
一些地方政府机构面对改革政策可能有抵触情绪,特别是那些改革落实不到位、改革工作停滞不前的地方,更是不愿意开展改革评估工作。实际上,改革评估并不是“找茬儿”,所谓“不诊断就没有改进”,查找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政策、推进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第三方评估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实现我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发挥改革评估的监督、咨询功能,保障改革执行和落实到位,并根据实践反馈持续完善改革。
适应多元主体参与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社会参与逐步提升,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等传统改革主体外,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包括消费者和代表整体利益的行业组织等)、社会组织(公益性和互益性)、公民和公民各种形式的自组织等多元主体,对改革参与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参与的程度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聚集公众意见、信息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
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一个独立主体,虽然目前仍然缺乏相关规范,但也是适应多元参与改革机制的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传统的社会调查方式,对改革进行动态评估,能够弥补一些地方“供给导向”政策模式的弊端,开始公众“需求导向”的改革新理念,有效监督和推进改革。
评估内容有利于推进改革
改革是否符合法律、政策的规定,是否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否回应公众对于改革的诉求,是否考虑到改革政策方案制定者、执行者、目标群体的共同参与,是否有更广泛的社会知晓度等,都需要在改革方案设计成型后进行评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改革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能否解决深层次利益关系问题和矛盾,能否创新体制机制,能否取得实效,既需要改革推进机制的完善,更需要对改革效果的把握。
针对改革方案、改革推进和改革效果的问题,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设计科学的指标体系,对改革进行评估,能够有效地发挥评估的引导、监督功能,通过对改革的运行机制、运行效果和保障制度进行评估,对改革实施后的任务执行效果和体制机制创新评估,不仅可以监督改革落实的进度、效率,还能够提升改革落实的质量和效能。
展示成绩有利于深入推进
通过改革评估,不仅能够展示成绩,总结经验,而且通过将改革评估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激励那些改革方案制定科学、改革推进机制顺畅、改革成效显著的地方或部门;对改革不积极、落实不到位的地方或者部门则形成一定的压力,由此“倒逼”改革不断推进。
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传统社会调查的有效结合,通过网络情绪数据、网络舆情和业务系统并行数据等大数据,能够“诊断”改革的问题所在,乃至形成重大改革的“中阻梗”问题库,在精准定位问题和发挥改革评估在机构咨询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对改革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有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英国政府就曾组织开展基于社交媒体的政策效果预测,通过在一系列社交平台中系统地抓取数据,针对即将推出的政策变动在社交媒体中的反应进行预测性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政府机构理解他们的政策和服务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情况,并且做出针对性调整。
既是监督更要形成制度
就改革本身而言,大量的实践表明,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地方个性化的不协调、政府改革和社会协同的问题较为突出,以至于在某些场景下改革被污名化,一些地方通过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对改革进行“软抵抗”的问题较为突出。如果政府通过制度建设,适时推出有关改革的第三方评估地位、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积极作用,那么必将有利于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早在2014年,国务院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察时引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了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强调“第三方评估对政府工作既是监督,也是推动,要形成制度。”将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度化,对改革进行监督和推动,不仅是消除改革问题的可行方式,也逐渐成为政府的实践选择。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通过第三方评估对改革全流程进行科学、公正地评估,不仅是监督改革落实的重要方式,也是通过“诊断”问题完善改革、提升改革效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不断落到实处的重要制度。这方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利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通过采集和结构化处理网络情绪数据、网络舆情数据,编制开发的中国改革热度指数,已经走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改革热度指数是独立的、量化的、第三方的评估,通过改革热度评估结果的排名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改革舆论的活跃程度和公众对改革的态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