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改革论坛 > 2013年中国改革论坛

高尚全:权威解读《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时间:2021-07-24 01:04

编前:2013年12月28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的“新阶段 新方略 新梦想——中国改革(2013)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下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的主题演讲内容。

       刚才李金华副主席关于“决定性作用”的意义都讲到了。我学习三中全会《决定》以后,体会最深的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我觉得意义确实很深远。第二是这次三中全会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有一个组织保障。
       今天趁这个机会,我讲一讲我们国家怎么样从计划行政配置资源到市场配置资源。大家知道,我们改革开放35年来最大的转变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个转变的核心是就是资源配置的转变,从计划行政配置资源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可以说,35年来我们改革的过程是市场化配置的过程。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计划行政配置资源是低效的,只有市场配置资源才是最有效的。比如,我们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计划行政配置资源的弊病不是现在才发现的,在50年代就发现了。我举两个例子,一是我当时在第一机械部工作,沈阳有一个变压器厂。变压器厂需要大量的铜,从全国各地调到沈阳。旁边有一个冶炼厂生产铜。两个厂一墙之隔,没有市场,企业没有自主权,资源配置造成很大的浪费和不合理,这是我们体制性的障碍造成的。
       还有一个例子,1952年的时候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需要增添一些降温的设施。当时没有空调,只有鼓风机。企业买鼓风机没自主权。打报告经过七个部门审批,批下来,夏天过去了。这是50年代发生的事,说明计划行政配置资源是不成功的。当时,我在56年写了一个报告,叫《企业要有一定自主权》,后来这个报告人民日报56年12月6号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配了一个漫画:企业没有打字机,坐火车到领导部门来审批,领导部门一大摞文件。这个漫画反映了当时审批经济的特色——计划经济行政配置资源就是审批经济。当时我写了这个文章以后引起批判,“企业有自主权”变修正主义了。当时的观念是,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企业不能有自主权,企业是政府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这是中国的情况。
       外国的情况也是这样,比如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是两个国家了,当时一个国家。本来捷克的皮鞋是很有名的,是名牌,后来搞了计划经济,没有名牌了。计划部门按照每人两双皮鞋做计划,捷克和斯洛伐克当时1600万人,3200万皮鞋计划做出来,发到下面去以后,结果怎么样?结果老百姓要的没有,生产出来的老百姓不要。皮鞋是个性化的东西,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大人和小孩不一样,城里人和农村人不一样,但是计划经济就是千篇一律地做皮鞋计划。后来我们觉得搞计划经济不行,所以要搞市场调节,没有市场调节不行。计划经济把价格管死了,管死了以后,没有积极性了。放开后,有积极性了,大家竞争,竞争以后价格下降,后来我们搞了市场调节。当时就提出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后来到了十二届三中全会,我参加《决定》起草,觉得这个东西不行,提商品经济有人反对,说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搞商品经济怎么行呢?所以不赞成。后来我们开会,请了一些思想比较解放的经济学家,大家觉得必须要搞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不对称的。所以后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不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把市场调节的份量越来越加大了。
       到了十四大的时候,按照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提出来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了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到底怎么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怎么说的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比过去是进了一步。但是有个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到了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我提出来这个表述不科学:第一,这个表述“国家宏观调控下”是一个前提条件,你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先要国家调控一下,市场经济怎么搞;第二,资源配置的主体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第三,政府的作用只能在市场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是先发挥政府的作用,再发挥市场的作用,市场应该作为主体;第四,宏观调控主要讲间接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不是行政手段,但是我们往往用行政手段来调控。第五,谁来调控?中央要宏观调控,但到了地方,省里市里都说我要代表国家,大家来调控,非乱不可。我讲了这五条理由,当时起草小组组长温总理觉得这个有道理。后来十六届三中全会不再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提出来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后来还是用这个话,改变了。到十八大开会的时候,在这个基础的上加了“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这样一个过程,从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到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不久前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过去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是一种种理解。还有一种理解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个理解是有偏向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可以不承认价值规律,我可以用行政手段。为什么我们出现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为什么出现了中国模式,就是因为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明确。
       中国模式什么意思呢?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百分之九点几,世界都是下滑的,中国还保持很高增长,认为中国出现了奇迹。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奇迹?就是因为我们政府主导,所以作为一个模式肯定下来。这个思维模式固化了了以后,所以要改革。实际不是,政府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是暂时的东西,世界各国都采取过,但是应该是过渡的性质,不应排除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所以经济好转以后,政府的行政措施应该淡出退出,但是我们没有退出来。
       20年以前,1993年11月份人民出版社出了我一本书,题目叫《中国经济制度的创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我在这里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须要遵循,包括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市场配置资源。当时提出一个概念叫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一般,社会主义的条件是特殊,不能用特殊来否定一般,首先必须要遵循一般。这是20年以前我讲的观点。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观点。不能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一般的经济规律都否定了,那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借鉴,必须要学习,必须要运用,不能太傻了。这个规律是人类长期形成的规律,是人类长期形成的观念。这个东西不是资本主义独有,更不是资本主义独享。人类共同形成的财富我们必须共享。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按照中国的特色来应用、借鉴,是这么一个关系。而不是说这都是西方的,中国特色就把它否定了。我们不应该那么傻,我们要聪明一点。人类形成的经济规律我们必须要遵循,这个问题从我们党的历史也可以看出来。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时候,中央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一条,要学习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我记得很清楚,因为《人民日报》约我一篇稿子《正确对待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内容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东西你不能否定,它是科学的,要做具体的分析。现代的企业制度都是借鉴了西方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在十五大的时候当时争论,有的说股份制是姓资的,不姓社的,十五大提出来,股份制是资产的组织形式,不但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
       市场要配置资源意义很大。首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一个正确的定位,以后中国模式不容易出来了,因为我们有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讲了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说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以后你说不要市场配置资源行吗?大家有共识了,所以以后对形成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识,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两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另外,怎么样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很重要,过去这个问题早就提出来了,但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提出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呢?政府为什么干预微观经济呢?因为觉得政府可以干很多事情,所以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就出来了。政府到底干什么?政府也要发挥正确的作用。政府怎么样有效,政府怎么样正确的定位?凡是市场能管的,社会能管的,企业能管的,政府就要退出。政府不能当运动员,也不能当裁判员。我在《人民日报》2005年6月8号发了一篇文章《政府转型:关系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后来到了10月7号《人民日报》又发了一篇文章《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讲了一二三观点。一就是解决一个矛盾,当前全面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同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矛盾,政府就要解决这个矛盾。第二,搞好两个服务:一要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搞好服务,这个问题现在还没解决。二是政府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服务。第三,创新三个理念:一个是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我们过去计划经济把它倒过来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老百姓纳税的钱集中到政府,政府再去投入,这是不成功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做的。所以政府创造环境,不是创造财富;       二,凡是法律不禁止的,老百姓都可以干。过去计划经济理念,凡是老百姓企业干的事,必须要经过批准才能干,这样怎么创新呢?审批的人往往不懂技术,是限制创新还是鼓励创新?现在要搞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什么意思呢?凡是你禁止的东西要列出来,不能干的,凡是负面清单里面没有的,你都可以干;第三,有限政府的理念。政府责任是授权的,法律允许的,你不能无限的扩大,不能越位、缺位、错位,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我现在还是坚持这个理念。这次三中全会讲得很彻底,企业能干的,社会能干的,政府就退出。
       另外就是这次有一个组织保障,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问题我一直很关心。200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政府报告的时候,我提出三条建议:第一,要恢复国家体改委;第二,中央要成立一个高层次的协调领导小组;第三,发改委要加强充实改革的力量。我在今年5月份给中央提出建议,现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只是体改委涵盖不了了,所以我建议中央成立一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是能不能落实前面深化改革一个关键措施。中央贯彻群众路线教育贯彻得好,所以对我提出的意见很重视。两位主要领导同志看了,还有一位政治局常委做了批示。最后中央决定里头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而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谁管呢?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来领导。这样高层次的领导小组从来没有过的。所以对今后深化改革非常重要。为什么?过去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很好,但是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来贯彻。所以我觉得将来关键是落实。过程很重要,但是结果更重要。结果是什么?看能不能落实。有了这样一个领导小组,派出检查组,比现在宣讲团更有力量。我来检查,不光是宣讲,我要检查你是不是落实了,有了这样的权威机构,我相信今后的改革阻力就更小了,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使大家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