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改革动态 > 本会新闻

彭森: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以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3-12-28 16:34
  【编者按】:12月21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厦门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本文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的致辞。

 

  时值岁终年末,很高兴从冰封雪飘的北方来到满目青翠、鲜花盛开的海滨城市,美丽的鹭城厦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改革同仁共同参加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对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同志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厦门市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试验田。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胆创新,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开创了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厦门市为这次会议的筹办也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这里我也要再次表示祝贺和感谢。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正好是45年前的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任务,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新篇章。特别是在三中全会之前,中央从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共开了36天。邓小平同志在闭幕会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新阶段我党的思想路线。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的试,勇敢的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通过4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到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00多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8%跃升到18%。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2位,货物贸易总额居全球第一位。人均GDP从200多美元上升到1.27万美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今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10周年。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果断作出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向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有了新飞跃。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写入决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理论上解决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这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与突破。改革的实践进入了新境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特别是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行政审批制度,以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

  今年还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阶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本月中旬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的经济工作。因此,今天的会议也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会议。

  从全球看,当前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严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安全格局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持续上升。一方面,近几年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联合其盟友把中国定位为长期的、战略性的最大挑战。对我国“脱钩断链”、去中国化,进行遏制打击。新冷战卷土重来,全球化进程严重受挫。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外溢效应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下行。联合国贸发会上月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从2022年的3.1%降到2.7%。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1.7%,明显低于过去12年平均2.6%的增速水平。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外贸出口的下行压力。

  从国内看,三年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一方面,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拼经济、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提信心的宏观经济措施密集出台,从减税降费、降息降准到增发国债,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一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开始显效。前三季度GDP增长5.2%,10月、11月份也延续了这个回升向好的态势。联合国贸发会的估计是比全球增速高一倍,看来完成年初计划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很不巩固,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前三季度“三驾马车”中,除消费逐步回暖外,外贸整体下降0.2%,10月出口-6.6%,11月出口增长1.7%,结束了持续六个月下降的趋势;1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其中,10月仅1.2%,11月2.9%;11月CPI、PPI分别下降了0.5%和0.3%,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其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几点: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是明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市场预期没有根本好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所谓硬道理,就是相对其它软道理,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何在呢?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说到底,改革开放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必须用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来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际上,会议公报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也是把改革工作放在最前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大亮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另一个亮点就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今年的提法,针对新时代新形势作出新的完善,体现对“稳”与“进”、“立”与“破”辩证关系的深刻把握。首先,稳中求进,强调的是要在“稳”的基础上推动“进”。不稳难以前进,“稳”是大局,是“进”的重要基础。那么稳什么呢?会议也明确提出,要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多出有利于“三稳”的政策。其次,以进促稳,是对近十年来稳中求进提法的更积极的完善和创新。稳不是我们的目的,“进”才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要以进促稳,通过“进”来实现“稳”。稳中求进,稳中有进,才能实现以进促稳。这里的“进”,当然主要是指高质量发展要有进展,同时很重要的是市场化改革也要有新进展、新突破。从短期看,出台宏观政策的组合拳当然有利于“三稳”,但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只有重大改革有了新进展、新突破,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最后,先立后破,字面意思是破旧之前先要立新,强调的是统筹兼顾“稳”与“进”的关系。各项工作的“进”,必须做好规划,统筹协调,谋定而后动,蹄疾而步稳。各项改革的推进必须坚持立字当头,先立后破,处理好改革开放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还要及时对改革成果进行评估,做到改革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统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值得关注。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这意味着继划时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新局面,党的二十大后可能就新一轮改革作出重要决定,将再次开启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从12月16日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集中推出和发表了一批关于深化改革的重要访谈和评论员文章。这一方面是对改革开放45周年的纪念,也是对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员。近一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一直在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中国目前发展改革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时代新征程改革的重点任务。我认为,研究新一轮改革应在思想上、制度上、工作上做好准备。

  第一,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守正创新。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也是45年来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45年来,每一次改革的深化,每一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条件的。没有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探索创新,任何改革突破都是难以想象的。在45年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思想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如今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没有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就没有新时代改革的大突破。”因此,为了迎接新一轮改革开发的到来,我们一定要始终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

  第二,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突出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是中国改革经过长期探索取得的历史性成果,它的实践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事求是地说,经过45年改革,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但是我们距离建成一个成熟、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差距,“重点领域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例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未理顺,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还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一些行政垄断、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运行。国家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制度的竞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面对百年变局,为了解决我们制度上的短板问题,近年来,中央先后在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文件。这些文件有的已经落实,有的正在积极推动落实。我前不久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曾经说过,下一轮深化改革要突出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三是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中,要重点聚焦在培育有活力、创造力、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方面,聚焦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聚焦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如产权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方面。这个观点12月16日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节目采访时也谈到过,社会反响很好。

  第三,一定要坚持重大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通过基层改革试验为面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先行,“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改革创新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与实践。本世纪以来,由于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推进,基层的探索试点明显不足。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性、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近几年来,中央先后批准在深圳、浦东、浙江等地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通过清单式、批量式申请和批复,按照法定程序一揽子综合授权进行试点。清单中涉及法律的,要经全国人大审批授权,涉及国务院权责或国务院规章的,由国务院授权。通过这种清单式、批量式的申请和授权,把解决一些重大体制机制问题需要的权力真正交给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具有全面的改革自主权。这种通过立法机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方式,为突破“无人区”、“深水区”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可以说,“综合授权、先行先试,清单式批量式改革试点”正在成为推动改革的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调动基层的改革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差异化的改革试验。近几年来,各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敢试、敢闯、敢为,也创造了大量的经验。今年9月,中央批准厦门进行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开启了厦门市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阶段。厦门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指示,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支持下,深入动员,统一认识,细化方案,分工落实,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最后有一句话想送给厦门市和创造提供了改革成功案例的各地同志: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祝愿厦门市胜利完成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使命任务,祝各地在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案例。大家共同努力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