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解读 | 经济半年报,3.2%!来之不易

时间:2021-07-24 01:39

 

 

国新办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

环比增长11.5%

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

这个“转正”来之不易

 

这里有你我他的一份贡献

更是属于你我他的成绩单

上半年,着实不易

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业、工业、服务业、贸易进出口……

这些上涨的数据彰显复苏的步伐

更带给我们坚实的信心和力量

 

让我们看: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高技术产业投资回升,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网上零售逆势增长

 

 

工业稳步前进,生产恢复较快

 

 

货物进出口好于预期,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新消费亮点频频

 

 

 

上半年经济形势如何?

 

上半年国民经济逐步复苏,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统筹防疫和发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国民经济逐步复苏。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二季度GDP增长3.2%,中国经济增速转正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

 

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同时也要看到,一些指标仍在下降,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

 

上半年经济有哪些特点?

 

看主要指标——逐步回升

 

从季度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由一季度下降6.8%转负为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转为增长4.4%;服务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转为增长1.9%;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

 

从月度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四个月降幅收窄,出口额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看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就业: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现趋势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1.2%,基本保持稳定。

 

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上半年人均转移性收入名义增长8.2%,其中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增长9.3%,人均社会救济收入和补助收入增长13.2%。

 

看新兴领域——动能增强

 

高技术领域投入持续加大,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7.2%。

 

看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4%,连续四个月回升。

 

 

居民实际收入情况怎么样?

 

上半年居民实际收入降幅收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义增长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怎么样?

 

总体上有积极变化

 

从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走势看,是逐步下降的态势。近几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月有所回落。疫情期间在职未上班的比重也持续降低,与去年基本持平。在就业优先政策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

 

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比较大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同比减少496万人。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下降,求职面试都受到一定限制。6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这部分人群主要是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达到19.3%。

 

下一步,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稳住市场主体,落实好减税降费、减免社保费用、房屋租金这些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通过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措施。加强就业帮扶,鼓励新业态就业和灵活就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

 

有信心持续复苏

 

从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个经济指标回升情况看,下半年经济的持续恢复是有支撑的。

 

有基础: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指标在3月份以来都出现了明显回升或者降幅收窄,这种运行态势表明,总体上疫情的冲击是可控的,而且中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是比较强的。

 

有支撑: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这些新模式有效地化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堵点、难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这些增长极将为经济下一阶段增长提供更多支撑。

 

有成效:宏观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采取了财税方面的支持、金融方面的支持以及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些政策目前已经见到成效。

 

数据解读
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原因有哪些?总台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作出详细解读↓↓↓

 

■ 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

杨禹表示,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在风雨中逐步实现企稳回暖,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定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特别是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到季度的正增长,将给世界经济恢复增加信心和动力。
■ 上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原因是什么?
杨禹认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得益于七个“在”。即在巨大不确定性中牢牢把握确定性,在全球化逆流中认清方向顺应潮流,在外部风险中努力办好自己的事,在疫情冲击下稳住基本盘兜住底线,在做好“六稳”“六保”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制度自信中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也是你我他不断奋斗的源泉和希望

 

千磨万击还坚劲

咬定发展不放松

转发,为中国经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