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好“摸着石头过河”“两手并用”“先立后破”和“守正创新”这四项原则。这四项原则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强调了在改革过程中实践性、探索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思考。
“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
“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比喻生动地反映了在不确定性中探索前进的策略。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时,改革者需要通过实践检验理论,通过试点摸索路径。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诸多未知因素,我们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道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1980年代初期的农村改革,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地不断调整政策,积累经验,最终形成了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成功模式。这种实践经验表明,面对不确定性,逐步探索和及时调整的策略更具可行性。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两手并用”的统筹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于胸有成竹的、思虑缜密的,那就要搞顶层设计;对于心里没底的、还不成熟的,就摸着石头过河,这两件事要“两手并用”。这要求在推进改革时,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又要结合实际地探索。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可以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政策方向和实施步骤,从而实现快速推进。
高铁建设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近年来,中国的高铁网络通过顶层设计和国家战略的明确推进,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交通效率,也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有效的顶层设计确保了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了国家整体发展。
另一方面,在尚不成熟的领域,则需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逐步探索。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各地方政府通过试点项目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可复制的模式,推动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
同样,在环保政策实施中,各地政府采用试点示范的方式进行探索。例如,在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试点实施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等政策,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积累实践经验,为后续政策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一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摸着石头过河”与“两手并用”的辩证关系。
“先立后破”的改革路径
在“先破后立”这一策略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破”的部分,即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或习惯。这个过程涉及对现状的反思,找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在企业管理中,许多传统的流程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因此,企业需要勇于挑战这些传统观念,寻求变革的必要性。
接下来是“立”的部分。这意味着在打破旧有框架之后,建立新的模式或体系。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优化流程、培育创新文化等方式,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竞争力,还能在市场中建立更强的品牌形象。
总结来说,“先破后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需要批判性思维,也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策略,组织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就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先立后破”原则强调在推进改革时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这一原则要求在建立新制度的同时,审慎评估并适时破除旧有制度,以确保改革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在企业改革中,许多国有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采取了“先立后破”的策略。通过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破除传统管理模式。这种渐进式的改革路径,有助于降低改革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能够顺利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守正创新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将守正创新定义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强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有基础和活力。守正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就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运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创造简明的新概念、新命题,建构符合事实、逻辑一致的新理论。守正创新体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领域,中国正积极践行这一原则。例如,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守正创新”的生动体现。近年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建成了中国空间站,展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突破。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对全球人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承诺。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推动各项改革。这一过程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金融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守正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两手并用”“先立后破”和“守正创新”四大原则是实现成功的前提,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理论为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政策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的结合形成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路径。国家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明确了不同地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制定相应政策,使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一个宏观目标,更是各地因地制宜的具体实践。
展望未来,改革实践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持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将不断出现。我们必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创新思维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