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聚焦改革 > 碳达峰碳中和

数据要素×绿色低碳:场景驱动加速碳中和进程

时间:2024-02-19 15:12 来源:光明网 作者:聂耀昱 尹西明 林镇阳

  绿色化与数字化双转型呼唤数据要素赋能碳中和新模式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国家的战略性部署,科学合理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系列文件,构建“双碳”顶层设计及“1+N”政策体系,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简称“数智技术”)和数据要素为能源行业面向“双碳”目标转型提供新机遇,在能源和数据驱动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清洁能源是驱动社会生产生活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血液,数据要素是驱动工业企业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动力。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当前能源大数据是能源革命、碳中和、数字中国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的交叉领域。如何依托数据要素新理念,推动数智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将绿色低碳作为数据要素赋能的十二大场景之一。如何在加强能源与数智技术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绿色化转型的同时,深入挖掘能源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场景和深层资产价值、释放能源数据价值潜力、助力数据要素和能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均面临巨大挑战。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重视探索以碳中和数据银行为载体的能源大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应用、价值流通的理论机制和实践路径,完善能源和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筹推进产业绿色化和数字化“双转型”,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和能源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高质量发展。

  碳中和数据银行为场景驱动数据要素赋能绿色低碳提供新机遇

  数据银行理论认为,在数据要素价值化的过程中,需要多元主体结合数据要素的自然、物理和社会属性,从“要素-机制-绩效”的过程视角推动数据要素汇聚、确权、治理、交易和场景化应用;该理论认为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关键在于推动数据要素基础设施与交通、能源等重点产业场景应用需求相结合,从而释放数据要素对实体经济的倍增价值。应围绕“双碳”战略,将数据银行理论与碳中和重点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探索建构中国特色碳中和数据基础设施助力“双碳”目标的动态整合理论框架。

  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是由政府引导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共建,发挥能源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叠加倍增价值,协同推进能源领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能“双碳”多元场景和多维效益的数据基础设施。具体而言,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结合能源大数据的自然、社会、商品和金融属性,通过自身理论技术平台,开展能源和碳排放相关的可视、核查、分析、应用、智能、信用等场景适配,推动能源大数据聚合政府、数据供给方、数据需求方和数据服务商等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参与主体,实现其助力数字政府精准治理、方便民众惠及企业、能源市场绿色转型、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赋能低碳美丽中国的多维使能效益,最终促进能源和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碳中和数据银行有望带来多维效益

  治理效益:赋能政府精准治理和服务社会民生。

  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是数据驱动的数字能源基础设施,可有效赋能政府精准治理和服务社会民生。一方面,政府基于此能加快实施一系列能源政策工具,构建面向“双碳”的能源创业创新创意体系,打破阻碍生态创新的各类路径依赖,推动社会资金资源技术人才转向绿色经济,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基于数智技术和数据要素理念衍生的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可帮助地方政府认清本地区能源供给需求现状、低碳减排技术路线和实现“双碳”目标的痛点难点,充分发挥能源数据赋能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服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推动社会民生服务智能化低碳化发展。

  经济效益:助力能源和数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可推动多元市场主体低碳绿色转型,赋能能源、交通、金融、工业等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为市场主体带来经济效益;也可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能源大数据中心,形成数据采集汇聚、安全治理、场景应用、资产评估、价值定价、流通交易等全生命周期于一体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通过激活能源数据价值,有助于打造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能源金融生态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持续释放数字红利,赋能能源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效益:推动能源大数据赋能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双碳”工作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探索最优能源配置,促成能源交易市场、数据交易市场、碳配额交易市场、金融市场等领域的价值链重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效益提升。随着绿色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在全局性智能决策和资源动态优化配置进程中,给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多重效益。

  多措并举推进能源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 加快碳中和进程

  展望未来,需要以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新模式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加快推动能源大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的进程,释放数据要素,使之对能源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价值。

  探索数据确权授权运营体系,完善能源数据管理机制。加强能源领域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应用,对能源领域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流通、交易、应用等流通全过程进行记录和溯源。建立能源数据资源质量评估和信用评级体系,提升能源交易和数据交易过程中的市场主体资质水平。制定能源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开展能源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构建能源数据登记确权体系,推动能源数据确权授权运营实践,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推动持有能源数据的企业充分向社会共享开放数据资源。

  以数据价值化为主线,制定能源大数据定价估值标准。加强能源数据质量规范化管理,推动其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标准化。能源数据可视化是数据价值传递的基本方式,应加强可视化分析,寻找海量数据价值规律,为评估能源数据价值提供条件。可按不同交易模式和适用的评估方法核算能源数据成本,合理应用已有算法模型,委托数据交易平台等第三方协助定价,制定能源大数据定价估值标准。

  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丰富拓展能源数据应用场景。强化企业作为能源大数据市场化的主体作用,推动相关企业面向场景应用和价值实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根据市场定位细分客户并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动企业加强与智库、高校合作,开展能源大数据的产学研用研究,拓展能源大数据应用场景;推动能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立足特定产业需求,如节能降耗、提升生产效率、构建智慧能源供应链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能源和碳相关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丰富能源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及交通运输、金融等行业的应用水平,实现能源大数据赋能数据交易市场、能源交易市场、碳配额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推动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实现多元目标协同高效发展。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和能源大数据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政府、企业、个人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在区域、城市、园区、企业等多层面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实施规范,还需综合发挥行政、法律、财税、金融等多种政策工具,共同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气候应对、节能减排等多元细化具体目标的协同。一方面,依靠能源碳中和数据银行等数字基础设施,建立从能源及能源数据生产、存储、运输、利用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监管,实现碳排放统计核算数字化、透明化,为制定科学、系统、全面、有效的“双碳”方案提供可靠数据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将数智技术与能源行业发展需求结合,推动能源行业全产业链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清洁化,推进能源大数据赋能全社会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转型。

  建立技术与机制双重保障,确保能源数据安全可靠。推动建设能源行业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释放数据价值的同时,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水平。一方面,对于安全敏感性高的数据,加强数据安全治理,提升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识别与防护水平,推动数据面向真实场景应用的汇聚融合,强化加密保护、数据脱敏和安全合规;另一方面,对于安全敏感性低的数据,通过加强对数据的规范性、标准化管理,健全数据确权登记、流通交易、安全治理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价值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