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第二波冲击大概率大于且长于第一波国内疫情的冲击,我国将面临从常规增长模式转入相当长时期的“战疫增长模式”,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可采取“中央提要求,地方提指标”的办法。
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陈伶娜 余蕊)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1日主办的“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第二波冲击大概率大于且长于第一波国内疫情的冲击,我国将面临从常规增长模式转入相当长时期的“战疫增长模式”,对增长目标的评估也要相应调整。他建议,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可采取“中央提要求,地方提指标”的办法。在政策方面,可用对受困企业员工发放工资补贴或消费券的办法兼顾救助企业和低收入人群,并以要素市场改革推动都市圈建设,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海外疫情冲击或大于且长于国内疫情冲击
刘世锦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我国经济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意外的超级外部冲击,而非经济内部出了问题。这与以往的金融或经济危机有所不同。“因此,经济恢复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疫情持续时间和生产能力受损程度。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不长,生产能力受损有限,疫情过后可出现‘V’型反弹,否则,反弹就不那么容易。”除尽快控制住疫情之外,尽可能减轻生产能力受损,保护生产力,是短期政策的重点。
二是稳增长的重点是稳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2019年,按支出法计算的中国GDP增量中,投资比重已降为17.2%,消费比重则上升到66.9%,居民消费比重为49.5%。“目前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已经成了‘小头’,靠‘小头’稳不住大局。”刘世锦说。
三是第二波冲击大概率大于且长于第一波冲击。刘世锦预计,海外疫情对中国进出口影响较大,将会成为对中国经济的第二波冲击。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看出,出口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影响到0.2个百分点左右的GDP。“第二波冲击何时缓解,直接取决于国际疫情走势,而国际疫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着眼点、立足点主要靠结构性潜能,而非宏观刺激政策。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主要靠的是结构性潜能,即经济学上所说的后发优势,是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发展潜能。
“战疫增长模式”下建议调整增长目标评估方法
刘世锦指出,当前我国将不得不面对并适应从常规增长模式转入相当长时期的“战疫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需要支付“战疫折扣成本”,内防疫情反弹、外防疫情输入,经济难以开足马力运转,实现潜在增长率。因此,对增长目标的评估也要相应调整。
他建议,采取“相对增长率”的评估方法,就是用中国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或差值,评估中国经济的增长状况。以差值为例,2019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2.9%,中国为6.1%,相对增长率为3.2%;如果2020年世界增速为-2.5%,中国为3%,相对增长率就是5.5%,是高于去年的。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增长率是一种评估增长状况的方法。”刘世锦强调,这种评估方法下,不必过于拘泥于以往的增长目标,特别是避免用过度刺激办法去实现常规增长模式下制定的目标,而是在“战疫增长模式”背景下,科学务实地制定并实施增长目标。
关于今年我国的增长目标,他建议,采取“中央提要求,地方提指标”的办法。国家层面可以提出增长目标要求: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力争可实现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成果,但不提出量化增长指标。省(区、市)级政府可提出量化增长指标,从各自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调动各省的自主积极性,引入地方竞争。
对受困企业员工发放工资补贴或消费券
近期,国内多地政府发消费券,刺激当地消费。对此,刘世锦认为,很多地方并非直接针对困难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与救助初衷有一定距离。他建议,通过对受困企业员工发放工资补贴或消费券的办法兼顾救助企业和救助低收入人群。
“要给第二波冲击下的外贸受困企业留下足够弹药。” 刘世锦提醒,当前,第二波冲击刚刚开始,而出口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部分。
因此,对低收入人群的直接补贴可与救助企业结合起来。对受困企业中一定收入水平之下的员工,由政府发放一定数量的工资货币补贴或无过多限制的消费券,以帮助企业稳定员工队伍。这种办法能较好解决低收入人群识别问题,特别是救助无法纳入统计体系的城市农民工。这样就可以把稳企业、稳就业、扩消费、降成本结合起来,使政策更好地起作用。
推动都市圈建设 形成经济增长“新风口”
刘世锦认为,今后5到10年,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结构性潜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初步估算,今后10年,都市圈建设每年能够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不仅为应对疫情冲击,更是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刘世锦指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刘世锦建议,以落实中央文件为契机,以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都市圈建设的一揽子改革发展计划,加快制定或修订都市圈建设规划,并尽早公布,以起到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扫码关注我们